截至北京時間21日15時,紐約原油期貨在電子盤中基本持平,報105.3美元附近。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則一度達到119.70美元。
前一天的倫敦市場,受到伊朗因素以及市場對希臘問題的樂觀預期刺激,原油期貨小幅上漲,盤中英美兩地基準合約都創(chuàng)下了階段新高。
截至20日歐洲收盤,布倫特4月份原油期貨漲0.4%,至120.07美元,為去年6月15日以來首次收于120美元上方。盤中該合約一度達到121.15美元。紐約3月份原油期貨當天上漲1.6%,至104.92美元,盤中一度達到105.44美元,再創(chuàng)9個月新高。
業(yè)內人士認為,伊朗因素無疑對近日油價走高起到了很大影響。伊朗石油部19日在其網站宣布,該國已經停止向英法兩國公司出售石油。法國外交部次日證實說,根據歐盟上月23日通過的對伊朗實施制裁的決定,法國公司已經停止從伊朗采購石油。伊朗是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日均出口原油260萬桶,其中約20%輸往歐盟國家。
20日,伊朗方面再次語出驚人。伊朗官員20日說,如果歐盟國家繼續(xù)采取“敵意”行為,伊朗很可能停止向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意大利、德國和荷蘭出口石油。伊朗邁赫爾通訊社當天援引伊朗石油部副部長兼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總經理艾哈邁德·卡勒巴尼的話說,任何希望從伊朗購買石油的國家,必須與伊朗簽訂不附加任何先決條件的長期合同。他還預測,鑒于當前市場狀況,原油價格很可能達到每桶150美元。
除了“斷油”方面的擔憂,伊朗與西方因核問題而令霍爾木茲海峽面臨的被封鎖的風險,也對油價帶來了支持。該海峽是國際大宗商品運輸的咽喉要道。
雖然法國和英國均不是伊朗石油在歐洲的主要出口對象,英國甚至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完全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但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等國卻是歐洲石油的主要用戶。假如伊朗真的大范圍中斷對歐洲的供油,國際油市可能會有激烈反應。
另一方面,希臘方面的利好消息也繼續(xù)推高風險偏好。歐元集團主席容克21日清晨在布魯塞爾宣布,經過12個多小時的討論,歐元區(qū)17國財長決定批準總額為1300億歐元的第二輪希臘救助計劃。
CNBC最新發(fā)布的每周調查顯示,多數業(yè)內人士認為,紐約原油價格本周很可能繼續(xù)上漲。在8個受訪樣本群體中,有7個都預計,油價本周將繼續(xù)走高。一些人認為,紐約原油短期很可能沖擊120美元的目標。
看多者的理由主要在于,全球原油供應吃緊,同時隨著希臘債務危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原油價格應會得到支撐。
法興的能源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盡管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不錯,而希臘方面的進展似乎也令人鼓舞,但在該機構看來,下一步決定并支撐油價的,依然是供應方面可能出現中斷的威脅,后者不僅僅關乎伊朗。以惠特納為首的法興分析師團隊表示,蘇丹、敘利亞和也門等國出現的原油生產下降和受阻,已經開始對油市帶來實質影響。
德銀的分析師蘇茲哈納則表示,當前原油市場面臨的供應中斷威脅,是自上世紀70、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
摩根大通本周宣布,將其對今年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格預期目標上調6美元,至每桶118美元。該行表示,上調油價預期主要考慮到經濟增長動能積聚,以及伊朗、尼日利亞等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供應風險。與此同時,摩根大通還將2013年的倫敦油價預期從121美元上調至125美元。
摩根大通預計,紐約原油今年和明年的目標預期分別為111美元和122美元,此前分別為107美元和118美元。該行認為,供應方面的風險預示著2013年和2014年油價的上行風險將高于今年。
在“領頭羊”原油的引領下,近期國際市場大宗商品集體“亢奮”。對沖基金等大型機構大舉增加其做多押注。
彭博的統(tǒng)計顯示,對沖基金近期大舉增持大宗商品的看漲頭寸,多頭倉位已接近5個月來的高位。美國政府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當周,對沖基金經理持有的18種美國大宗商品期貨和期權凈多頭頭寸增加了2.9%,至956313份合約。其中,大豆凈多頭倉位猛增29%,達到5個月高點。白銀凈多頭連續(xù)第七周增加,創(chuàng)下近3年來連續(xù)增長持續(xù)時間之最。活牛期貨的多頭倉位增長2.2%,創(chuàng)下去年11月中旬以來的最高點。來自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際投資人在各類原材料期貨上的投資已增長了13%。
上周,標普高盛商品價格指數累計上漲2.2%。標普跟蹤的16種原材料價格上周都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可可以8.5%的漲幅領漲。天然氣和活牛期貨分別漲8.4%和3.2%,活牛價格創(chuàng)下紀錄新高。
上周五也就是2月17日,跟蹤24種大宗商品的標普高盛現貨價格指數創(chuàng)下6個月高點。有分析認為,大宗商品市場人氣升溫,一方面緣于有更多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加快,希臘危機有望得到解決;同時,大豆、銅等不少大宗商品的供應似乎都存在不足的情況。
巴克萊資本16日發(fā)布報告稱,今年銅供應可能短缺37.6萬噸。錫、鈀等金屬也將出現供應不足的狀況。荷蘭合作銀行上月則發(fā)布報告稱,大豆、咖啡和可可今年都將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我們看到信心正在重返市場,”美國Wells資本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說,“美國經濟進展不錯,歐洲也在盡力解決自身的問題。展望后市,我們將看到商品價格進一步顯著上漲!
不過,在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仍不十分確定的大背景下,也有機構對大宗商品持謹慎態(tài)度。美國一家金屬和資源基金的經理人德恩博表示,除非歐洲的問題徹底解決,否則市場將繼續(xù)保持階段性的波動。
管理著20億美元資產的美國Aegis資本公司首席投資官克勞奇表示,投資人仍在研判目前出現的一些指向經濟復蘇的信號,但這主要歸功于央行的大舉干預,即流動性的大舉釋放,而“潛在的經濟基本面依然非常疲弱”。
咨詢熱線:010-82848888 服務熱線:010-82848888
盈泰集團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滬ICP備2021027527號-1 技術支持:北京原創(chuàng)先鋒網站建設